

根據中國慢性腎臟病流行調查的最新數據,我國成年人慢性腎臟病的患病率已達10.8%,并以每年10%的速度持續(xù)增長。若這一趨勢保持不變,預計到2026年底,我國慢性腎臟病患者總數將突破2億大關。這些數據不僅揭示了慢性腎臟病在我國的廣泛流行,更凸顯了其迅速蔓延的嚴峻態(tài)勢。面對如此現狀,您對腎臟病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一、重視腎臟“求救信號”
晨起眼瞼部水腫;夜尿增多;出現泡沫尿、血尿;乏力、貧血;厭食、惡心、嘔吐;不明原因的血壓升高,這些都是腎臟發(fā)出的求救信號,如遇這些情況,要立即給予重視。
二、警惕日?!俺聊瑲⑹帧?/span>
1. 經常憋尿:憋尿易發(fā)生反流,增加泌尿系統(tǒng)感染風險。
2.不愛喝水:腎臟會代謝身體的垃圾,喝水少,代謝慢,易發(fā)生腎結石。
3.吸煙喝酒:吸煙會減少腎臟血液灌注;飲酒會加重肝腎代謝,影響腎功能。
4.過量運動:過激、過強、過量的運動,容易誘發(fā)橫紋肌溶解癥,導致腎功能衰竭。
5.暴飲暴食:暴飲暴食會攝入過多甜、油的食物,加重腎臟負擔,還會引發(fā)肥胖。
6.經常熬夜:人的身體機能調節(jié)在晝夜自熱進行,如果破壞了這一正常循環(huán)規(guī)律,會引起睡眠不足,損傷腎臟。
7.過度勞累:身體勞累易傷腎氣,思慮過度傷腎血。
8.濫用藥物:藥物通過腎臟排泄,用藥種類過多、劑量過大會對腎臟造成傷害。
9.長時久坐:久坐會導致血流不暢,影響腎臟供血量,導致腎功能下降。
三、特殊人群必須“腎”重
1.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腎病是世界范圍內導致腎衰竭最主要的病因。隨著我國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斷增加,糖尿病腎病引起腎衰竭的患病人數也必然增加。
2.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易引發(fā)腎硬化以及腎衰竭。具有高血壓或(和)其他心腦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是發(fā)生慢性腎臟病的危險因素。
3.高尿酸患者:尿酸鹽還會沉積在腎臟,導致腎病。
4.高血脂患者:高血脂時,易形成血栓,引起腎動脈栓塞。增多的血脂沉積于腎臟,會加速腎臟的損傷,導致腎動脈衰竭。
5.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病毒感染者,包括艾滋病病毒( HIV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在內的慢性病毒感染,有引起慢性腎臟病的風險。
6.服用腎毒性藥物:長期使用腎毒性藥物會使慢性腎臟病發(fā)病風險升高,如非甾體抗炎藥(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質子泵抑制劑、抗生素類、免疫抑制劑等。
7.肥胖人群要預防:肥胖會使我們的腎小球處于"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的"三高狀態(tài)",久而久之,腎小球逐漸累到肥大、硬化,濾過功能受損,尿蛋白陽性,從而進一步加重腎臟損傷。
8.腎臟家族史人群:約有10%至15%的腎臟疾病與遺傳基因相關。家庭成員有慢性腎炎患者,也應定期篩查,做到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減少終末期腎病發(fā)生。
四、如此“腎好”
1.規(guī)律作息,合理運動:生活作息規(guī)律,不熬夜;避免久坐,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慢跑、游泳、散步、慢騎行、瑜伽等。
2.健康飲食,保持體重:健康飲食,不暴飲暴食。減少鹽和脂肪的攝入,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少吃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選擇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雞蛋、牛奶、魚肉等。
3.保持充足水分:每天攝入1.5至2升的水,勿憋尿;減少飲料的攝入,避免長期以飲料代替飲用水。
4.避免濫用藥物:遵醫(yī)囑用藥,不隨意服用非處方藥。如需長期服用腎毒性藥物(非甾體抗炎類),要定期監(jiān)測腎功能。
5.戒煙戒酒:煙草中的有害物質會直接損傷腎臟細胞,影響腎臟的血液供應;酒精則會增加肝腎的代謝負擔,長期飲酒可能導致腎功能下降。
6.控制基礎病: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糖,發(fā)現異常,及時就醫(yī)。
7.定期檢查:體檢篩查:尿常規(guī),腎功能, 雙腎彩超檢查等常規(guī)檢查;關注指標:血肌酐、尿素氮、 尿蛋白、尿ACR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