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鏡檢查除可對胃粘膜表面作直接肉眼觀察外,還可同時作胃粘膜病理活組織檢查,以此證實所見疾病的正確性。對判斷慢性胃炎的程度和腸上皮化生的有無,鑒別潰瘍病變的良、惡性,判定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早期發(fā)現胃癌等,胃鏡檢查有獨特的功效。部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及胃息肉尚可在胃鏡下得到治療。
胃鏡檢查的優(yōu)點是無論男女老少、病情輕重、出血與否都能作反復多次檢查。但對嚴重心、肺功能衰竭,神志不清者,因其不能很好地配合檢查而視為禁忌。
為避免發(fā)生肝炎病毒交叉感染,檢查前應作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檢查,陽性者應采用專用的胃鏡。
接受胃鏡檢查的患者應注意了解以下情況:
1.胃鏡檢查是診斷胃、十二指腸疾病的重要方法。如醫(yī)師認為有必要檢查,病員應積極配合。
2.纖維胃鏡檢查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安全可靠,沒有太大的痛苦,病員不必緊張。
3.檢查前禁食8~10小時。檢查時取下假牙,放松腰帶,脫鞋上床,取左側臥位姿勢;所用的局部麻醉劑可以咽下。
4.檢查時用鼻腔作平穩(wěn)呼吸,切忌屏氣。插胃鏡時應盡量與醫(yī)生配合,將胃鏡咽下去。
5.檢查后隔1~2小時方可進食溫涼流質或半流質飲食,次日可恢復正常飲食。
6.由檢查引起的咽喉部疼痛以及取胃粘膜標本后的少量出血大多能自愈,不必顧慮。如檢查后出現黑色糞便者,應往急診室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