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的11月26日為“全國心力衰竭日”。
心力衰竭(簡稱“心衰”)是21世紀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死亡率與癌癥相當,約20%的心衰患者在確診后1年內死亡;約50%的心衰患者在確診后5年內死亡,已經(jīng)成為嚴重影響我國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全國心力衰竭日”之際,與您聊聊心衰那些事兒,傳遞心衰知識,守護您的心臟健康!
一、什么是心衰?
心衰是心力衰竭的簡稱,它的定義是:由于任何心臟功能或結構異常導致心臟收縮/舒張功能障礙,從而導致一系列癥狀的臨床綜合征。簡單的說,心臟就是我們身體里的一臺水泵,把水(血液)抽上來以后再泵到全身,保證身體能獲得足夠的能量。而一旦這個水泵無法把水抽上來,或者沒法把水泵出去,那么身體就會缺血缺氧,出現(xiàn)不舒服,就叫做心力衰竭。
二、 心衰的病因
心衰的病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冠心病、心肌炎或心肌病、感染或免疫系統(tǒng)疾病等造成心肌損害的疾病,此外長期吸煙酗酒,以及某些藥物,如抗腫瘤藥物的應用也會損傷心肌,導致心衰的發(fā)生;另一類是高血壓、肺栓塞、心臟瓣膜病、甲亢、貧血以及心律失常等導致心臟負荷增加的疾病,也可引發(fā)心衰。
三、 “心衰”的預警信號
1、呼吸困難
這是左心衰竭最早和最常見的癥狀,病情較輕的患者僅在重體力勞動時出現(xiàn)呼吸困難,休息后緩解。隨著病情的進展,逐漸出現(xiàn)輕度的體力活動,即感到呼吸困難。在嚴重的情況下,休息或睡眠時即感呼吸困難,被迫采取半臥或坐位休息。
2、疲乏、無力
體力差是心衰常見的癥狀,總是感覺全身乏力,沒走多少路就已經(jīng)疲乏不堪,甚至連話都不愿意說。這是由于心臟功能降低,導致流通到肌肉和組織的血液減少所致。
3、水腫
與腎臟引起的水腫不同,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腫多見于身體下垂部位,如腳和腳踝。臥床不起的患者往往表現(xiàn)在腰部、背部和尾骨周圍。按壓時可出現(xiàn)凹陷,嚴重者可出現(xiàn)全身性水腫。
4、尿少
心功能減退后,心排血量降低,全身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腎血流不足,導致患者總尿量減少,而夜間尿量相對增多。
5、咳嗽
心衰患者在早期常出現(xiàn)咳嗽。一般來說,心衰引起的咳嗽有以下幾個特點:頻繁的干咳,伴有胸悶氣喘;活動或勞累后,咳嗽氣喘的癥狀加重;處于平臥位時癥狀較重,當變成坐位或立位時癥狀緩解,并且常在夜間發(fā)作。
6、食欲不振、腹脹
心衰會影響到消化系統(tǒng)的正常供血。當心衰患者的消化系統(tǒng)無法獲得充足的氧氣和血液供應,就容易出現(xiàn)食欲不振、惡心想吐這種癥狀。當心衰導致胃腸道出現(xiàn)淤血時,就會嚴重影響到胃腸道的正常功能,從而給患者帶來進食困難。
面對心力衰竭,關鍵是早識別、早預防。當您或身邊的親人和朋友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提示可能出現(xiàn)心衰了,建議及時就醫(yī),前往醫(yī)院診治。若患者有基礎心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病、心臟瓣膜病等,要特別關注并監(jiān)測上述癥狀,及時復診和調整藥物,改善癥狀、提高生活質量、降低再住院率。
溫馨提示
現(xiàn)在天氣寒冷,冬季更是心衰高發(fā)期,寒冷和呼吸道感染是心衰的兩大“推手”,心衰患者要注意保暖、加強防護、避免肺部感染導致心衰發(fā)作。
作者:心內科一病區(qū) 魏林林